文/本刊记者 张云龙 王金花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江苏省总工会、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共镇江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长篇纪实文学《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角便是这部长篇纪实文学的作者江苏镇江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工会主席董晨鹏。
在这部长篇纪实文学中,董晨鹏用“亲情家访”的模式,以一个工会主席“娘家人”的角色走访一线职工,然后用温情的笔墨记录下那一幕幕生动鲜活的故事。
你可以想象董晨鹏自带几样菜肴、拎着几瓶二锅头坐到职工家里谈心、唠家常,这是一幅幅多么温暖的场景,既接地气也透射出了人性的光芒。
免费特级c片观看直播,男女拍拍18岁下禁止看:“治大国如烹小鲜”,管理一个公司亦是如此。镇江城投紫金物业推广“亲情家访”人性化管理模式具体是什么做的?给予管理者的启示是什么?
董晨鹏:“亲情家访”模式在紫金物业公司成立之初就有了,紫金物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至今已有13年,而且一直没有断过。仅我个人的家访数据统计,从2001年至2005年9月,4年间自发家访次数为80次(平均每年20次)。2005年9月6日倡导设立小火炉专项帮扶资金后,家访进入自觉阶段。2008年1月5日以一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六必谈六必访”工作制度后,家访进入制度化层面。自2005年至2013年1月,7年家访次数约为210次(每年平均约30次)。2013年2月开始“一推一”家访形式。自2013年2月至今,已经“1+1”(一推一)亲情家访70余次,年平均50次。13年来家访累计数超过400次。加上公司扑他领导和干部的家访那就难以统计了。
在紫金物业,职工心里有想法可以直接找领导谈心,而且不需要预约,只要领导有空,随时可以谈。公司的领导也通过这种接触与职工对接上,遇到家庭有较大困难的,管理层就主动上门家访,这就是“亲情家访”的由来。一般情况下,都是家访的人员(主要是公司的管理层)自带几样菜肴和饺子类的主食,拎上几瓶二锅头就走进了职工家,唠唠家常谈谈心。现在不少人通过“亲情家访”尝到了“甜头”,这种模式融洽了干群关系,工作起来也顺心如意。
通过13年的“亲情家访”,管理者普遍认为这是紫金物业公司又一个留得住人的砝码。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亲情家访”的家访对象不是由家访人指定的,而是由职工自己来定的,由上一位家访对象推荐下一位家访对象,其形式本身就像走亲戚一样,所以公司管理层与职工也都认为,把自己当作亲戚在走动,没有感到生分,没有隔阂,有想法可以及时提出来,这让大家很惬意。而在家访中不是职工听领导讲,而是领导听职工讲,职工的话远比领导讲的多。对于“亲情家访”,我一直要求,家访就是打感情牌,决不能搞形式,做做秀。为公平、公正、公开起见,我们把家访的主动权交给一线员工,家访谁,由员工说了算。
免费特级c片观看直播,男女拍拍18岁下禁止看:《我的兄弟,我的姐妹》这部作品的写作初衷是什么?它承载了怎样的社会责任?
董晨鹏:首先这本书并不是我刻意去写,主要是作为一个工会主席,经常去家访,然后在家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普通员工内心里面对社会是充满希望的,发现他们的家庭生活其实是充满着情感的,这些都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些普通员工的生存状态描绘出来。同时通过作品,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镇江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变化。
另外,我是学新闻出身,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规模。而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书,要感谢多方面对我的关心、支持及鼓舞。在一次与江苏省作协范小青主席的交谈中,她得知我在创作这样一部作品时,首先给予了高度肯定,给我创作下去的信心。镇江市文联党组书记蒋宁女士也认为,这应该是好题材,并推荐立为当年的镇江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重点扶持作品。同时,省总工会、省住建系统工会、市总工会等各级工会组织也对我这本书的出版发行给予了大力帮助。
通过这本书,我希望全社会能重视起书中描述的这些社会最低层人员,重视他们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的贡献,对他们给予最起码的尊重,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给大家,特别是工会系统的干部推荐一种全新的工会工作模式,进一步拉近职工与管理者的距离。
免费特级c片观看直播,男女拍拍18岁下禁止看:这部倾注您心血的最温暖的作品背后一定付出了巨大 的艰辛,在走访和写作过程中,令您最感动抑或最艰难的事情是什么?
董晨鹏:这是我写得最温暖的一本书。每个星期,由上一个家访的一线员工推荐出他或她感情最好的一名同事,成为我的下一个家访对象。一个工会主席只能是工人利益的维护者和他们心声的倾听者,只有做到勤与一线工人联系、勤于同职工谈心、勤于问访家庭,才能及时了解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让工会真正肩负起密切联系工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重任。这种完全以感情为红线的由一线员工自己独立推荐家访对象的形式,不仅民主,而且平等,在每个周末,总能让我始终怀揣着新鲜感,出现在我永远无法预料到的地方,品尝着最精心准备的家常菜,如兄弟姐妹般促膝谈心,如心灵鸡汤般地啜饮着他们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这本书也是我写得最艰苦的一本书。与我当年做记者时寻找典型报导不同,本书中的所有家访对象都不是我指定的,而是由上一个家访对象自主推荐的。我只能顺着一线员工的情感动线来寻求生活的相似性,而不能通过一个主观设想用典型来印证某种生活的教条。
本书的第一稿是癸巳年整个一年家访的全过程实录,共计50回,加上引言和尾声,将近50万字。从壬辰三十到癸巳除夕虽然是一个完整的轮回,但如果放到一个更宏大的时间架构上来看,却又让人有松散和没完没了的感觉。感谢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作家协会、镇江市委宣传部和镇江市文联在一稿论坛会上提出的尖锐而精准的修改意见,正是这些涉及结构、题材,特别是叙述姿态方面的意见,让我决心另起炉灶,形成了只有不到20万字的第二稿。不过,拿第二稿与第一稿相比,从文学性的角度来加以比对,谁优谁劣,已不言自明了。
免费特级c片观看直播,男女拍拍18岁下禁止看:《我的兄弟,我的姐妹》这部作品的问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鼓舞了很多人,那么您未来是否打算写一些其他题材的作品?
董晨鹏:除了最近创作的《我的兄弟,我的姐妹》这本书,在这之前我曾经先后创作过6本著作,分别为纪实性历史专著《炮打紫石英号——中英长江事件始末》、历史文化专研专著《西津渡道教专研——铁柱宫与净明道》、散文诗集《无语的黄昏》、文化游记《欧洲漫笔——从蔚蓝海岸到亚平宁半岛》、文学专研专著《走向世界的中国与世界主义的赛珍珠——文化动线视角下的赛珍珠现象专研》等。
近年来,我同时在创作的作品还有其他关于镇江历史文化方面的专研课题。近期准备创作我的另一部报告文学《落地生根》。该作品集将围绕镇江7个民族移民家庭的百年史展开,集中描述目前生活并已在镇江落户的7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民族移民家庭,他们的先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从外地来到镇江,经过近百年的打拼,终于在镇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建立了家庭。他们中有的现在是社会的上层人士,有的是平民百姓。虽然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但他们的幸福感却是一样的,自力更生干事业,自食其力忙生活。该部报告文学将突出表现民族的大融合和社会的大和谐。可读性较强。该书目前已进入创作前期准备阶段。
免费特级c片观看直播,男女拍拍18岁下禁止看:我们知道草根的成长需要温润的土壤,除了“亲情家访”外,贵公司还启动了哪些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董晨鹏:除了“亲情家访”我们还有“小火炉”特困帮扶资金和“六必谈、六必访”工作机制。其中“小火炉”特困帮扶资金主要是为公司的特困职工设立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为职工配偶下岗或闲赋在家,家庭确实困难,且有想做小本生意缓解家庭压力者,在其计划切实可行的前提下,适当提供免息创业资金,帮助其创业;对于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职工,逢年过节公司拿出部分资金,购买生活所需物品,帮助其过好年;家庭遭受重大变故者,将适当给予无偿的“特困家庭扶助”。对于一线职工子女上学问题,也从“小火炉”中考虑了,每年每学期都对这些职工的子女给予一定的上学补助,一直没有间断。当然,对那些肯于钻研,在学历、技术方面上积极进取的同志,同样给予一定的帮扶。另外,“小火炉”专项帮扶资金还抽出经费帮助职工购买了“互助互济”保障计划。帮助职工在非常时期解决燃眉之急。已有职工受益,获得大病补助数万元。
而“六必谈、六必访”工作机制更侧重于人性的关怀。这项制度是这样规定的:党员、干部要积极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对职工关心的热点及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做到“六必谈”,即,在工作中有困难或受到挫折时必谈;变动岗位和职务升降时必谈;工作中有创新举措或合理化建议时必谈;在廉政、勤政方面有职工反映时领导必谈;出现违法违纪受到批评或纪律处分时必谈;发现有其他消极思想情绪时必谈。同时还要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通过上门走访,及时协调化解矛盾,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理解,生活上照顾,做到“六必访”。即,职工生病住院必访;直系亲属丧事必访;婚产必访;家庭不睦必访;生活遇有重大困难必访;家庭发生其他重大意外事故或变故时必访。并且这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还被列入了考核内容。作为一项制度,公司管理者与职工的沟通成了常态化,职工即使在工作以外的问题也经常愿意与管理者去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