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书忠 王仕民
产业工会是由同一行业或性质相近的几个行业职工组成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工会组织,是中国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因此,产业工会在社会主义工会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优势和作用。近年来,随着产业经济结构调整,职工队伍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关系、市场环境、社会环境都出现了巨大改变。适应形势发展,产业工会势必要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加强自身建设,以创新精神推动各项工作。
适应产业工会工作新形势
产业工会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产业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参与涉及产业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专研解决产业职工队伍遇到的问题。要正确发挥产业工会的职能作用,首要任务就是要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工会事业发展的新方向,从而准确把握产业工会在工会全局工作中的定位。目前产业工会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服务对象发生改变。当前,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非公公司职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而农民工又成为非公公司职工的主体,灵活就业者、劳务派遣工大量出现,90后新生代职工日益增多,职工思想更加活跃,维权意识也更强,这些改变,给产业工会工作开展带来更大的难度。
源头参与难度加大。传统产业工会组织体制对政府行政机构有着很大的依附,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中一些工业部门的撤销,部分产业工会失去了源头参与的渠道。在某行业制定出台真正事关行业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产业工会参与不进去。
民间维权组织带来严峻挑战。近年来,一些民间维权组织凭借更加直接的手段、更加灵活的方法、更加专业的运作,影响面逐渐扩大,并善于通过网络、媒体等增加曝光率和知名度,给传统产业工会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弥补产业工会工作不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发挥好产业工会的作用,必须加强其自身建设。为此,首先要解决产业工会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有的放矢,解决问题,从而使产业工会健康良性发展,更好地发挥作用。目前产业工会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组织设置不科学。部分省产业工会在设置上与全国产业工会不对应,市产业工会设置与省产业工会不对应,或者有的地市没有设置产业工会,导致产业工会组织体系断层,上下联系渠道不畅通。
覆盖面窄,作用发挥不到位。一是受现行体制因素制约,目前产业工会组织难以覆盖新兴行业和非公有制公司,导致作用不能完全发挥。二是随着大中型公司改制改组,有的公司被拆分为若干小公司,部分地方总工会对这些公司的归属问题采取的措施不到位,导致这些公司不能及时建立工会组织,造成会员流失。另外,有的地市产业工会自身对非公有制公司重视不够,导致一些规模较小的个体、私营公司对工会工作敷衍了事,工会工作流于形式甚至根本不建会,使产业工会工作效力难以发挥。
人员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地区对产业工会工作不重视,人员配备多为安置型、照顾型人员,并满足于完成地方总工会布置的工作任务,具有产业特色的工会工作开展的不广泛、不到位。
积极发挥产业工会作用
新形势下要完全发挥产业工会的作用,应把握好“大产业、小地方、全覆盖”的原则。即:强化产业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弱化地方总工会对各行业、公司工会工作的直接参与,为产业工会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并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形成条块结合、行业联合、区域覆盖的工会组织新格局。
缕清地方总工会和产业工会的关系。产业工会的重点工作在于所涉及对象是否具有鲜明的产业特征,这是产业与地方分工的标志所在。产业工会应当在地方总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把地方总工会的工作任务和本产业的特点相结合,体现产业特色。地方总工会要加强对产业工会工作的指导,及时对产业工会提供理论政策支持,自身主要精力应放在政策专研、法律援助、源头参与、帮扶救助等事情上,做到工作不越位,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各负其责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加强对基层工会的指导服务。
正确处理上级产业工会与地方总工会的关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地方产业工会由所在地地方总工会管理,上级产业工会与地方总工会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属于产业特色的工作和特殊性问题,主要由上级产业工会负责,地方总工会支持配合;属于工会统一性要求和地区性问题,主要由地方总工会负责,上级产业工会支持配合,避免职责交叉、工作重复。
处理好工会经费划拨的关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中关于属地管理的规定,公司归所在地工会管理,工会经费也应上报所在地工会,上级产业工会不能与地方产业工会夺利。
处理好人员配置问题。产业工会直接面对的是数以万计的职工,数以千计的基层工会,非公公司众多,工作任务复杂繁重。因此,应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员放到产业工会,不要安置型、照顾型人员,从而真正做到发挥产业特色,服务基层职工,使产业工会健康蓬勃的发展。
因地制宜科学设置产业工会。依托某一行业中的大中型公司建立同行业产业工会,大中型公司是行业经济发展的龙头,对行业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抓住大中型公司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联系现有行业协会,利用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同行业建立产业工会,例如联系钢协建立钢铁行业工会联合会;依托产业聚集地建立区域性产业或行业工会组织,如服装一条街建立服装工会,港口、码头等建立海洋工会。
(作者单位:唐山市总工会工建交农林水工会)